隨著美國特朗普政府第 2 次執政,其雄心勃勃的議程和貿易緊張局勢日益凸顯,投資者應如何部署投資組合?我們的《2025 年展望》探討了 2025 年及以後經濟和市場面臨的問題和機遇。
12.05.24
全球投資組合顧問委員會
過去 2 年,股價上升的動力主要來自估值倍數的擴張,而非實際盈利的增長。期間,標普 500 指數上升 68%,而盈利僅增長 12%。這使得市盈率(過去12 個月)升至 24.7 倍,高於 2022 年 10 月美國市場低谷時的 16.4 倍。
在我們看來,這一估值似乎太高,但有可能會升得更高。只要 2025 年達到盈利增長共識的 14.6%,2025 年的指數就有可能出現新高,因為股市往往會沿著當時的方向發展,直到有其他因素迫使其轉向。
這種轉向可能有兩種情況:一是修正(corrections),但修正來來去去難以預測,通常不會持續太久;二是經濟衰退導致熊市。在我們看來,2025 年出現這種情況的可能性很低,但也不能完全排除。
因此,我們認為牛市可能還會持續一段時期。有 2 個關鍵指標可協助評估市場是否正在失去動力:市場廣度(顯示大多數股票的走勢是否與整體市場平均值一致)和投資者情緒(反映市場人士的整體情緒和預期)。當「廣度」開始惡化,而「情緒」長期處於泡沫狀態時,股市往往會回落。在 2024 年的大部分時間裡,這 2 項指標都很健康,但現在卻在惡化。如果這種趨勢持續,短暫回落並非不可能。
要讓股價繼續上漲,公司就必須保持強勁的盈利,投資者應做好偶爾回落的準備。我們的口號一貫是「警惕、謹慎,但繼續投資」。
展望 2025 年及以後,預計將有 4 個強大的長期趨勢進一步展開,提供投資組合與未來接軌的好機會:
前所未有的複雜政經環境,可能會在 2025 年帶來波動和機遇。除了華府可能採取有利增長的稅收和放寬管制政策外,市場還可能要面對近百年來最激進的關稅政策。這使得美聯儲預測通脹和 GDP 增長以及適當調整利率的工作變得更加複雜。
我們預計美聯儲的減息週期將持續到第 1 季,在約 4.25% 的政策利率上暫停,以評估特朗普政府政策的影響。之後,美聯儲可能會根據經濟情況,保持穩定的調控,加息的可能性仍然存在。
我們對美國股市持樂觀態度,但投資環境更為複雜,這意味著我們應該保持靈活,並使回報預期切合實際。2025 年 GDP 增長 2.3% 似乎是可能的,我們認為只有達到這一水平或更好的增
長水平,才能實現標普 500 指數 14.6% 的強勁盈利增長預測。我們建議年初不要對主要行業增持,因為回落將提供重新部署的機會。
在固定收益方面,我們預計收益率仍將遠高於歷史平均水平。在整個 2025 年,我們仍然傾向於增加存續期,以降低信貸風險敞口。
2025 年,加拿大經濟可能會比較低迷。我們注意到生產率大幅放緩、最近宣佈移民目標減少,以及出口到美國的產品會被徵收新關稅等—加拿大央行積極的減息週期只能緩解部分這些不利因素。
加拿大央行減息的速度快於美聯儲,這將使加拿大的固定收益回報率不會明顯落後於美國,但我們預計信貸的表現將低於 2024 年。儘管存在潛在的經濟阻力,但我們相信,強勁盈利增長的預期將推動股市發展,合理的估值也將為股市提供支 持,特別是與美國相比。
解決方案並不容易,儘管與其他市場相比,英國股票的估值仍接近歷史最低水平,但我們建議減持英國股票。这是因为富時綜合股價指數在全球經濟放緩期間通常表現良好(這並非我們的基線預測),主要由於它包含較多的防禦性行業。我們認 為,相比之下,債券仍然具有吸引力,因為英國金邊債券收益率處於 1 年來的最高水平,信貸市場仍存在一些機會。
特朗普就任總統給歐洲帶來更多不利因素,使該地區本已充滿挑戰的經濟前景更加暗淡。儘管絕對和相對估值較低,股市似乎已反映相關因素,但我們認為,面對這些挑戰,應該適度減持股票。
中國的額外刺激措施、特朗普關稅的幅度以及日本結構性改革帶來的經濟增長,都可能左右亞洲股市的前景。我們對中國股市保持謹慎樂觀,因為許多經濟不利因素似乎已反映在價格 上,而且我們認為 2025 年的上升潛力大於下跌風險。我們對日本股市持樂觀態度,因為我們相信可持續的 2% 通脹目標指日可待,以及企業管治改革的前景等因素。亞洲信貸市場方面,2025 年將面臨貿易和地緣政治壓力,但穩定的基本面和有針對性的刺激措施為投資級債券提供了謹慎樂觀的前景。
有關這些觀點的詳情,以及對大宗商品和貨幣的預測,請參閱 我們完整的《全球透視 2025 年展望》
本文資料僅供參考用途,並非針對或有意向任何國家/地區的任何個人或實體分發或供其使用,若在這些國家/地區分發或使用本文資料將違反法律或法規,或使加拿大皇家銀行或其附屬公司或組成業務單位(包括 RBC 財富管理)受到任何授權或註冊要求的約束。本文資料無意作為加拿大皇家銀行任何實體出售或提供任何特定金融帳戶、產品或服務的具體要約,亦無意邀請使用者申請任何特定金融帳戶、產品或服務。加拿大皇家銀行不會在未獲准提供帳戶、產品或服務的司法管轄區提供上述各項,因此 RBC 財富管理業務並非適用於所有國家/地區或市場。本文所包含的資料為一般性資料,無意且不應視作向使用者提供的專業建議或意見,亦不應視作對任何特定策略作出推薦。本資料中的任何內容均不構成法律、會計或稅務建議。在您根據本資料中包含的任何內容採取任何行動前,建議您先尋求獨立的法律、稅務和會計建議。利率、市況、稅務和法律規定、以及與您的情況相關的其他重要因素都可能有所變動。本資料並非對使用者可能適用之方法或步驟的完整陳述,未有考慮使用者的具體投資目標或風險承受能力,亦無意邀請使用者進行證券交易或以其他方式參與任何投資服務。在法律允許的最大範圍內,對於因使用本文件或當中所包含之資訊而造成的任何直接或間接損失,RBC 財富管理、其任何附屬公司或任何其他人士均不會承擔任何責任。未經 RBC 財富管理事先同意,不得以任何方式重製或複製本資料中包含的任何內容。RBC 財富管理乃加拿大皇家銀行及其附屬公司和分行之財富管理業務的全球品牌名稱,當中包括 RBC 投資服務(亞洲)有限公司、加拿大皇家銀行香港分行和加拿大皇家銀行新加坡分行。如需更多資訊,敬請向我們索取。加拿大皇家銀行根據《加拿大銀行法》正式成立,其股東承擔有限責任。® 加拿大皇家銀行之註冊商標。在牌照許可下使用。RBC 財富管理乃加拿大皇家銀行之註冊商標。在牌照許可下使用。版權 © 加拿大皇家銀行 2025 年。保留所有權利。
我們很樂意就您的財務前景展開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