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結構性阻力,我們在 2024 年 12 月將歐洲股票評級從「市場比重」下調至「減持」。然而,2025 年第 1 季可能會發生一些引人注目的事件,如果其結果沒有想象中糟糕或好於預期,可能會受到股市的歡迎。本文將仔細研究歐洲股票市場可能出現的機會。
01.16.25
Frédérique Carrier加拿大皇家銀行歐洲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投資策略主管
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威脅要對歐盟徵收關稅,這可能會對經濟增長乏力的歐元區造成重大不利影響。 RBC 全球資產管理首席經濟學家 Eric Lascelles 計算得出,在實施 10% 的全面關稅 2 年後,歐元區的 GDP 將比原本少 1%。
出於對關稅問題的擔憂,自 11 月美國大選以來,2025 年歐元區 GDP 增長預測已從 1.2% 小幅下調至 1%。
特朗普的交易方式讓我們覺得可能有談判的空間。通過向美國作出一些讓步,例如增加國防開支或購買更多美國石油和液化天然氣,歐盟也許能夠避免貿易戰升級的最壞情況,或者只看到某些行業受到關稅影響。
由於投資者擔憂關稅對該地區的影響,我們認為,上述這種有利的結果(可能只有在激烈的談判之後才會出現)可能會緩解市場的擔憂。
德國是歐盟最大的經濟體,但自新冠疫情結束以來一直處於疲軟狀態,因此將於 2 月 23 日舉行的選舉非常重要。由於意識形態上的分歧,自 2021 年以來執政的 3 方聯盟在應對危機方面顯得力不從心。
該聯盟最終瓦解,未能就提供經濟急需的財政刺激措施達成協議。由於「債務上限」的存在,無法進行額外開支。「債務上限」是德國憲法中的一項措施,旨在將每年的赤字嚴格控制在 GDP 的 0.35%。修改這項規定需要在議會中獲得三分之二多數票,而這一門檻迄今為止無法達到。
民意調查顯示,變革即將到來。由德國基民盟和巴伐利亞基社盟黨組成的保守中間偏右聯盟很可能獲得最多選票,但無法獲得多數。普遍認為,該聯盟與中間偏左的社民黨組成聯合政 府,由後者擔任小黨。這種聯合政府在過去曾有效執政。
資料來源—RBC 資本市場、wahlrecht.de
RBC 資本市場預計,基民盟/基社盟領導的政府除了適度放寬財政政策外別無選擇。此外,可能還會有一些額外的國防和基礎設施開支。
按照目前的民意調查預測,如果 3 個傳統政黨(基民盟/基社盟、社民黨、綠黨)獲得三分之二的多數席位,「債務上限」改革可能不再是不可想象的事情。鑑於經濟不景氣和德國負債水平較低(以國際標準來看,德國的負債水平極低,債務與 GDP 之比低於 60%),這 3 方似乎都對改革持開放態度,認為憲法規則已經過時。
如果做不到這一點,新政府可能會在 2025 年宣佈進入「緊急 狀態」,為政府開支設立特別基金—這項措施只需要議會簡單多數即可通過。
RBC 資本市場認為,除了適度增加開支外,基民盟/基社盟領導的政府可能更傾向於親商,優先考慮經濟政策而非環境政
策。基民盟/基社盟呼籲將營業稅從 30% 降至 25%,至少部分通過削減失業救濟金來填補減稅的損失。RBC 資本市場還認為有可能放寬一些管制,同時有可能通過重新啟動或建立新的反應堆來恢復核能生產,以減輕能源成本壓力。
總的來說,我們認為,結束上屆聯合政府癱瘓的局面、建立一個更親商的環境以及採取適度寬鬆的財政政策,將有利於經濟發展。這些政策一旦實施,很可能會令股市歡欣鼓舞。
然而,投資者應該意識到,大規模財政刺激措施仍然不太可 能,因為基民盟/基社盟畢竟是一個保守黨(以歐洲的尺度來看)。此外,德國還面臨著結構性挑戰,包括其搖搖欲墜的工業模式,僅靠財政政策無法解決。
由於中國是歐洲商品的主要出口目的地,而且許多歐洲公司都在中國設有業務,因此,中國經濟更加健康將改善歐洲的前景。
儘管過去幾個月中國官方的宣佈大多令人失望,但最近的宣佈暗示「更積極的財政政策」,這是自 2020 年以來首次出現這樣的暗示,而且 14 年來首次將貨幣政策立場從「審慎」改變為「適度寬鬆」。12 月,為期兩天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結束後,中國政府承諾在 2025 年穩定房地產市場。
所有這些都表明,投資者應該對政府將實施擴張性政策保持信心。RBC 全球資產管理認為,中國仍有政策空間來提供重要的經濟支撐。我們預計,在 2025 年 3 月的「兩會」上(即每年重大政策決策的政治會議上),將會有政策宣佈。
我們認為,大規模刺激政策的宣佈將可提振歐洲的經濟。
我們認為,歐洲股票指數短期表現將遭遇顯著阻力。這些因素包括競爭力不足、經濟增長乏力以及地緣政治風險。鑑於這些不利因素,我們建議適度減持歐洲股票。
然而,鑑於投資者情緒低迷,低估值似乎已經反映了其中許多不利因素,因此,這些事件中的任何積極結果都可能為投資者提供機會。我們認為,俄羅斯和烏克蘭之間的停火協議,以及歐洲央行更大幅度的減息週期,也會被視為利好消息。
我們繼續關注受益於並推動全球結構性趨勢的世界領先企業,尤其是半導體製造設備、電氣和機械工程、工業氣體和醫療保健等領域。
本文資料僅供參考用途,並非針對或有意向任何國家/地區的任何個人或實體分發或供其使用,若在這些國家/地區分發或使用本文資料將違反法律或法規,或使加拿大皇家銀行或其附屬公司或組成業務單位(包括 RBC 財富管理)受到任何授權或註冊要求的約束。本文資料無意作為加拿大皇家銀行任何實體出售或提供任何特定金融帳戶、產品或服務的具體要約,亦無意邀請使用者申請任何特定金融帳戶、產品或服務。加拿大皇家銀行不會在未獲准提供帳戶、產品或服務的司法管轄區提供上述各項,因此 RBC 財富管理業務並非適用於所有國家/地區或市場。本文所包含的資料為一般性資料,無意且不應視作向使用者提供的專業建議或意見,亦不應視作對任何特定策略作出推薦。本資料中的任何內容均不構成法律、會計或稅務建議。在您根據本資料中包含的任何內容採取任何行動前,建議您先尋求獨立的法律、稅務和會計建議。利率、市況、稅務和法律規定、以及與您的情況相關的其他重要因素都可能有所變動。本資料並非對使用者可能適用之方法或步驟的完整陳述,未有考慮使用者的具體投資目標或風險承受能力,亦無意邀請使用者進行證券交易或以其他方式參與任何投資服務。在法律允許的最大範圍內,對於因使用本文件或當中所包含之資訊而造成的任何直接或間接損失,RBC 財富管理、其任何附屬公司或任何其他人士均不會承擔任何責任。未經 RBC 財富管理事先同意,不得以任何方式重製或複製本資料中包含的任何內容。RBC 財富管理乃加拿大皇家銀行及其附屬公司和分行之財富管理業務的全球品牌名稱,當中包括 RBC 投資服務(亞洲)有限公司、加拿大皇家銀行香港分行和加拿大皇家銀行新加坡分行。如需更多資訊,敬請向我們索取。加拿大皇家銀行根據《加拿大銀行法》正式成立,其股東承擔有限責任。® 加拿大皇家銀行之註冊商標。在牌照許可下使用。RBC 財富管理乃加拿大皇家銀行之註冊商標。在牌照許可下使用。版權 © 加拿大皇家銀行 2025 年。保留所有權利。
我們很樂意就您的財務前景展開對話。